特别推荐丨无锡舞剧《歌唱祖国》导演王舸、作曲杨帆专访,附专家评价! 总导演:王 舸 作曲:杨 帆 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歌唱祖国》,前不久正式公演。舞剧以王莘创造《歌唱祖国》这首爱国歌曲的心路历程为头绪,经过丰富的舞蹈语汇,叙述了他的创造进程及家国情怀,也是一部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作品。
01
总编导王舸说:“怎样让观众去接受《歌唱祖国》这样一个弘扬爱国主义、传递正能量的题材?我觉得一定要减少题材表现与观众的疏离感。我们的舞剧非常贴近于真实的生活,并且遵循‘以小见大’的创作理念。王莘所说的‘我用一生歌唱祖国’,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爱国的信念,更是一种报效的行动。我将这部舞剧定位于轻喜剧的风格,在轻松、欢快的风格中设定矛盾与冲突;较多地运用插叙、反转、频闪以及‘多重身’的表现手法,似乎也强化了轻喜剧的特色。但是,贯穿在轻喜剧风格之中的,是王莘夫妻及我们的时代中真诚、善良、拼搏、感恩等美好的人性。王莘说:‘我虽然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我一生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在用心灵谱写的歌唱祖国。’这段话就是舞剧想要讴歌的主题、想要喻示的境界和想要礼赞的人生!”毫无疑问,舞剧《歌唱祖国》不仅圆满地胜任了这一内涵的表达,整体创新了舞剧表达的叙事策略和形态建构,成为一部真正讲格调、有品质、畅情怀、开新风的舞剧佳作。 摘自于平文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歌唱—大型舞剧<歌唱祖国>观后》
02
近年来,中国舞剧创作在作品上实现井喷的同时,在舞剧观念、舞剧结构方式等舞剧本体性问题的艺术探索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传统叙事性舞剧样式不断被革新,产生出新的样态。该剧也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歌唱祖国》打破舞剧线性叙事结构,从人物创作心理和状态入手,将“小人物”放置在大时代背景中,实现了结构层面的复调交织。在这样的结构方式下,该剧大时代背景的演进线索、小家庭的变迁线索、音乐家创作的心理线索交织在一起,在时空上呈现出较大的自由度和延展度。故事情节所产生的戏剧性弱化了,但人物情感世界起承转合的戏剧性反而加强了,这种加强也直接影响了舞段场景体现出来的舞台呈现的戏剧性。编导是多次运用时空闪回的方式,增加了歌曲写作过程呈现的厚度和宽度,增强了戏剧性。也是在这样的复调交织结构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获得了更大的开掘,作为该剧所要塑造的人物而言,在基础层面也就立住了。该剧也是总导演王舸的众多舞剧作品中就结构而言做出积极转变的作品,较之王舸之前注重舞段以及细节的创作风格而言,这部剧在舞剧结构层面也实现了导演自身的一种尝试。 除了结构层面新的尝试,该剧在整体舞剧美学风格上也呈现出别样的色彩。整部作品运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来塑造人物,加之直接的、重力感十足的动作质感处理,既表现出主人公乐痴一般的创作状态,也突出表现了那个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昭彰和时代节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舞剧舞台上不乏壮美、悲情、唯美等舞剧美学风格,唯独这样轻松幽默诙谐的作品却是寥寥无几。 摘自张麟文章:《别样的舞风,别样的王舸——评舞剧<歌唱祖国>》
03
舞剧《歌唱祖国》的新探索主要集中在舞剧开辟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舞蹈叙事风格。它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特征,以主人公王莘的生活小事为切入点,目的是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来反映当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对新中国的热爱、感激和期盼。在艺术手法上,围绕着戏剧冲突的结构,该剧融入了轻喜剧的元素。舞剧整体所展现出的轻松愉快的表现形式既契合了剧中人物的情绪,又促进了剧情的发展。 与其他题材舞剧作品一样,鲜活的人物形象是现实题材舞剧展开情节与情感矛盾冲突的中心。因此,编导需要让剧中人物始终保有自己的愿望和冲动、有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有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面对创作《歌唱祖国》这首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的王莘先生,编导王舸在着力塑造人物的独特性的基础上,在作品中寻求着真实的情感状态。舞剧中,编导在主人公王莘创作歌曲、愿望达成的进程中不断叠印、重复出现充满时代感的生活场景与画面,并且通过营造出一连串符合现实生活的“情绪事件”,巧妙地将其转换为故事情节自然生长的过程,以此将观众的动情点与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使得观众对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现实生活”画面与情感的再现牵肠挂肚。 摘自许薇文章:《悠悠水乡情,拳拳赤子心--评无锡歌舞剧院原创舞曲 <歌唱祖国>》 |